古鐎如釜柄而足,今之至者形乃同。昼炊不饱壮夫腹,夜击犹警罢士躬。
想从云车入云垒,白草龙沙逾万里。行色终辞马足尘,清风却傍蟳书几。
君不见缓带犹无挽强力,升米不能尽一食。磊落寸衷包武库,票姚万骑随麾斥。
但持此器出萧关,肤公自勒天山石。又不见惜翁衰老将尽年,见此虽小亦呺然。
挈取山行煮野菜,击歌聊和《采芝篇》。
左兰城见寄古铜器谓之洗非也盖刁斗之小者耳所容不及一升戏作一诗。清代。姚鼐。 古鐎如釜柄而足,今之至者形乃同。昼炊不饱壮夫腹,夜击犹警罢士躬。想从云车入云垒,白草龙沙逾万里。行色终辞马足尘,清风却傍蟳书几。君不见缓带犹无挽强力,升米不能尽一食。磊落寸衷包武库,票姚万骑随麾斥。但持此器出萧关,肤公自勒天山石。又不见惜翁衰老将尽年,见此虽小亦呺然。挈取山行煮野菜,击歌聊和《采芝篇》。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金水兄得拙集贻诗慰勉经秋徂冬始次韵为酬。。傅义。 杀气全消朔气升,金乌任尔急飞腾。荷香早沁三生梦,玉屑犹辉五夜灯。愧乏清泉为祛热,惠贻炽炭好融冰。世情冷暖何须问,天际云霞正蔚蒸。
送祖道师赴长江。宋代。王灼。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次韵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肠叵奈何,新诗无复苦磋磨。欣闻郢客阳春曲,罢唱吴侬小海歌。幽径雨馀芳草绿,小园风静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叹朋簪不我过。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明代。黄省曾。 四十时,履方砥节名誉扬。二府九列共翱翔,龙楼佳宴飞玉觞。归来意气何洋洋,艳妻爱子牵锦裳。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柰乐何。
山间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宋代。李曾伯。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