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唐代。李德裕。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挽邵处士。明代。王汝玉。 雅望推乡里,清风播缙绅。抱才犹未展,赍志竟长沦。兰邑溪堂静,椒峰垄树新。幽光当不泯,钜笔勒贞珉。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惠文伯居士请赞 其六。。释崇岳。 无卓锥之地,有无价之宝。元不用安排,拈来用恰好。没人情,佛亦扫。这般村僧,脱空到老。
长干三台(四首)。明代。杨慎。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桃叶波横风急,梅根渚远烟斜。¤
晨炊黄冈望海。宋代。杨万里。 望中雪岭界天横,雪外青瑶甃地平。白底是沙青是海,卷帘看了却心惊。